(網經社訊)2月8日消息,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簽署了一項最新行政命令,暫時將繼續(xù)允許來自中國的低成本產品包裹免關稅進入美國,暫時推翻了他2月1日對華加征關稅決定中的部分條款,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穩(wěn)定性或成跨境電商新考驗。(詳見網經社專題:http://86jade.com/zt/zmxggs/)
出品|網經社
作者|九月
審稿|云馬
一、白宮免稅令‘一日游’?
2月8日消息,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周五簽署了一項最新行政命令,暫時將繼續(xù)允許來自中國的低成本產品包裹免關稅進入美國,這一決定距離其 2 月 1 日取消該政策僅過去不到一周時間。
根據(jù)白宮聲明,免稅政策的恢復是暫時的,目的是為美國海關和商務部爭取時間,以建立“全面、迅速處理和收取關稅的系統(tǒng)”。特朗普政府此前以“關稅流失”和“芬太尼走私漏洞”為由取消免稅政策,但隨即引發(fā)物流混亂、海關癱瘓,最終被迫回調。
據(jù)此前報道,美國當?shù)貢r間2月1日,美國總統(tǒng)唐納德·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實施的新貿易關稅政策,不僅加大了對這三個國家的商品征收關稅,還涉及跨境電商行業(yè),計劃取消長期以來對低于800美元包裹的免稅待遇。
而美國郵政本周早些時候就一度曾因在中國包裹問題上的“朝令夕改”,而一度成為外界的笑柄,同時美國政府部門在關稅問題執(zhí)行方面的混亂,也令美國零售和物流業(yè)抱怨不已。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鼎匯出海跨境電商研究院創(chuàng)始人高長春表示,特朗普政府短期內調整關稅政策,核心原因在于政策執(zhí)行難度與國內利益博弈,美國海關對“小額包裹”(如低于800美元)的關稅征收系統(tǒng)尚未完善,需額外投入技術、人力和監(jiān)管資源。此外,美國電商平臺及消費者強烈反對關稅轉嫁導致的成本上升。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寧波新東方工貿有限公司CEO朱秋城表示,特朗普的“朝令夕改”,凸顯了特朗普第二任期內美國企業(yè)和行業(yè)可能面臨的不確定性和動蕩。而暫時恢復小額包裹免稅政策的目的,是為了給美國的相關部門留出調整時間,以制定出可行的執(zhí)行方案。對于包括跨境電商賣家在內的大量中國外貿人而言,對美國出口的關稅成本上升將是長期面臨的挑戰(zhàn)。
浙江海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敬東指出,“朝令夕改”只是美國執(zhí)行層面無法短期便捷實現(xiàn)的表現(xiàn),但中國電商對美國市場造成的沖擊若嚴重影響到美國利益,相信美國政府會采取不同手段來限制中國跨境電商在美國的發(fā)展,畢竟中國賣家在國外進口環(huán)節(jié)普遍還有很多不合規(guī)甚至不合法的現(xiàn)象。
而“中國跨境電商50人論壇”副秘書長、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特朗普總統(tǒng)的最新行政命令,暫時恢復了這部分小額包裹的免稅待遇,這無疑給中國賣家?guī)砹艘唤z喘息之機。這一決定可能源于對美國消費者和市場的考慮,以及對商務部處理關稅收入能力的評估。當然,我們也需要注意到,此次行政命令只是暫時的,未來特朗普政府是否會對關稅政策進行進一步的調整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二、政策短期利好下跨境電商的長期風險
恢復免稅政策對于Temu、SHEIN等電商平臺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這些企業(yè)憑借高效的直郵模式和免稅政策的紅利,以極具競爭力的低價策略迅速滲透并占領了美國市場。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政府時期針對中國商品加征的10%關稅依然存續(xù),并且與先前根據(jù)“301條款”實施的懲罰性關稅(例如,紡織品稅率最高可攀升至46.1%)相疊加,這意味著中國賣家的成本壓力并未得到全面緩解,仍面臨不小的挑戰(zhàn)。
此外,盡管免稅政策恢復后,部分物流商可能會回調此前加收的報關費及關稅保證金,但清關流程的復雜化仍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對于那些高度依賴直郵模式的中小賣家而言,這一變化無疑進一步壓縮了他們的利潤空間,使其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zhàn)。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與劍指出,特朗普政府頻繁使用關稅作為施壓手段,此次政策調整既是對中國電商的“敲打”,也試圖平衡國內物流壓力與選民對低價商品的需求。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黎代云表示,一直以來,中國賣家在制造成本上具有普遍的優(yōu)勢,這得益于中國的產業(yè)鏈及勞動力優(yōu)勢,能夠提供相對便宜的商品,這對于價格敏感的美國消費者有很強吸引力。但如果政策變化導致關稅上升或運輸成本增加,可能會影響中國賣家的價格優(yōu)勢,水漲船高。
高長春指出,此次政策回調意味著中國跨境電商出口的物流成本短期內將維持現(xiàn)狀,但需警惕長期風險,美國商務部若在1-2年內完成關稅征收系統(tǒng)升級,10%關稅成本終將傳導至跨境物流鏈條,企業(yè)需提前布局成本優(yōu)化(如海外倉備貨、合規(guī)化申報)。
“特朗普政策“朝令夕改”從短期來看,將導致跨境電商企業(yè)在庫存管理和供應鏈方面面臨較大風險。而長期來看,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將促使跨境電商企業(yè)更加重視企業(yè)戰(zhàn)略調整,需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和減少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span style="text-indent: 2em;">曹磊補充道。
三、市場競爭格局變化 中國賣家優(yōu)勢與挑戰(zhàn)并存
中美貿易戰(zhàn)作為全球經濟舞臺上的重要事件,其影響深遠且廣泛。在這場貿易戰(zhàn)中,關稅政策的調整成為雙方角力的關鍵手段之一。而美國郵政此次的政策變化,或許正是中美貿易戰(zhàn)激烈交鋒的一個縮影,反映了雙方在貿易政策上的靈活調整與相互試探。
“對中國賣家來說,此次政策變化以低價小包產品為主的賣家成本壓力暫時減輕,能夠繼續(xù)憑借豐富的產品種類和高性價比在美市場占據(jù)一定份額。中國賣家憑借成熟的供應鏈和低價策略,尤其是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如Temu、SHEIN、TikTok Shop、速賣通)仍能通過本地倉和合規(guī)調整維持競爭力,但利潤率可能因關稅和物流成本上升而壓縮。”王與劍說道。
跨境電商物流圈專業(yè)人士郭大俠表示,目前大家一直都在關注關稅和成本,目前還沒有任何一方去關注消費者的反應。這個《特別是對中國賣家與美國本土賣家之間的競爭態(tài)勢?!肥紫瓤疵绹就临u家與中國賣家的比例占比。是不成正比的,另外還需要看美國本土的賣家,他們的貨品來源是來自中國還是其他國家,如果同樣來自中國,那么起始成本就是同等的,不存在優(yōu)劣勢。但是這里面有個小的變化就是:自有存儲和第三方存儲之間的成本博弈,自有零星的存貨小倉庫(地下室)要比正規(guī)的第三方存儲倉,成本低很多。其他沒有什么區(qū)別。
高長春指出,未來中美貿易關系“競合博弈”或將常態(tài)化,美國對華政策將在“遏制產業(yè)鏈依賴”與“維持民生商品供給”間搖擺。此次關稅豁免延期表明,美國短期內無法擺脫對中國日用消費品的剛性需求。
黎代云認為,隨著美國政策的不穩(wěn)定性,中國賣家應該分散風險,逐漸尋求其他新興市場如東南亞、歐洲等。多元化的市場布局將有助于分散風險,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減少不確定性政策導致的風險。
【小貼士】
“一帶一路TOP10影響力社會智庫”、“中國跨境電商50人論壇”副會長單位、中歐跨境電商特別貢獻單位——網經社,深耕數(shù)字經濟行業(yè)18年,長期關注跨境電商,旗下跨境電商臺(CBEC.100EC.CN)服務的客戶:亞馬遜、eBay、SHEIN、行云集團、跨境通、卓志、大健云倉、大龍網、敦煌網、遞四方、至美通、考拉海購、Temu、菜鳥網絡、百事泰、思億歐、海航集團、阿里巴巴等。
網經社跨境電商臺(CBEC.100EC.CN)是專業(yè)跨境電商門戶,關注出口跨境電商、進口跨境電商、跨境電商服務商(跨境物流、跨境支付、跨境技術、跨境營銷等)、跨境政策、跨境園區(qū)等,提供包括:媒體、報告榜單、供應鏈融資、營銷、培訓等服務,是跨境電商從業(yè)者、媒體、投資者、用戶的首選平臺。(如果您是跨境電商業(yè)內人士,歡迎合作洽談咨詢加微信:www-100e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