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2016年3月28日,由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86jade.com/zt/315/)接到郗女士對當當網的投訴稱購物后遭遇騙子,疑似因當當網造成的信息泄漏導致。
(注:網經社配圖)
以下為用戶向我們發(fā)來的投訴內容:
郗女士于2016年3月24日上午10點左右在當當網上購買了三本書,金額70多元,訂單號: 160325320261,10325320396,160325320638。
第二天下午四點左右有一自稱當當網客服的人給我手機打電話說訂單的最后一步沒有成功,要給我退款并將訂單改為貨到付款,因為他說的有理有據(jù),且我的信息(包括我的姓名、書名,花了多少錢,手機號)他都說出來了,導致我就相信了他。
按照他發(fā)的鏈接,我進行了三次操作并且發(fā)送手機驗證碼,填入框內,提示輸入未成功,我還以為是網絡延遲,又點了一次,還是未成功,一共試了三次,都未成功,這時候信用卡里已經劃走了三筆交易金額,三筆金額均是979.2元,共計2938.60元,如果我的信用額度大的話,應該不止這些。
然后騙子看到已經不能劃走錢,就試圖用別的方式,跟我索要QQ、微信,這時候我覺得不對勁,我就說我沒有QQ和微信,他繼續(xù)問我的身份證有沒有綁定別的儲蓄卡,我說沒有,然后信用卡中心就給我打電話提醒我交易過于頻繁,是否本人操作,我說不是,他們建議我冷凍信用卡,因為我的信息現(xiàn)在已經不安全。
我找了很多方式去找錢的去向,但最后發(fā)現(xiàn)源頭在我跟賣家之間,為什么在那么短的時間內我的信息就被騙子了如指掌,在購書期間并沒有跟除了當當網以外的其他平臺接觸,我認為是他們的網站管理不當導致我的信息被泄露造成了我經濟上的損失,更為我今后的隱私及個人信息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在接到用戶的投訴信息后,我們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將投訴交于當當網處理,截止發(fā)稿前,我們沒有接到該網站任何反饋,本平臺將繼續(xù)關注該事件發(fā)展。
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監(jiān)測了解,當當網是用戶投訴的熱點購物網站,為了鞭策電商企業(yè)提高服務質量,網經社制作專題《賬戶被盜敲警鐘 虛假促銷遭質疑 剖析當當網不安全的購物結癥》(詳見:86jade.com/zt/ddw /)
【3·15網絡消費維權專項行動啟動】
日前,國內最大第三方電商維權平臺——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正式啟動“3·15網絡消費維權專項行動”(86jade.com/zt/2016315/ ),活動從3月9日起至3月31日止,重點關注網絡消費者維權集中的電商網購、O2O、微商、海淘、外賣、消費金融、P2P等領域。無論是您個人遇到網購、團購、金融消費欺詐,還是您企業(yè)與互聯(lián)網電商企業(yè)糾紛,均可通過投訴通道86jade.com/zt/315 /或關注官方微信“網購投訴平臺(DSWQ315)”進行在線投訴,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受理、曝光。(文/九份)